之江科技智库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八八战略,紧密围绕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积极落实农业“双强行动”决策部署。基地通过汇聚省内外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搭建了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领域产学研推用合作的创新平台,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和产业推动成效。
  1、基地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
  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整合了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通过这一资源整合,基地建立了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高质量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近三年,基地完成了105项本省和试点城市重点产业需求的研究,26项专业技术评估,29项企业技术诊断,这些成果为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基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与省内多家农业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通过承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等部门课题,基地开展了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了全省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基地研发了智慧农场管理平台、智慧果园监控大屏等一系列数字化平台和农田作业关键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些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生产效益,也为全省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提供了范例。通过与高校的紧密合作,基地还为研究生和博士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不仅为基地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领域提供了人才储备。
  3、产业赋能与政策服务
  基地在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基地以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加快企业梯队培育和农机品牌建设,推进浙江省农机装备产业的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差异化发展。基地主导并参与完成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建议》获得了省委省政府重要领导的批示。为主完成的《浙江省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对优化现代农机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布局,建立公共创新平台与企业研发平台相协同的创新体系,完善农业机械研制推广应用一体化机制,加快企业梯度培育和品牌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基地运行状况良好
  基地目前运行良好,科研团队稳定,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自成立以来,基地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与省内多家农业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基地的示范效应显著,通过科技服务活动,服务企业50余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余项,累计参与专家超100人次。这些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也为全省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效应。
  5、支撑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发展
  基地积极响应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通过不断强化科研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培养创新人才等多项举措,为浙江省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基地的工作不仅提升了浙江省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持续的科研攻关和技术服务,基地将在未来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用户登录
captcha
没有账号?点击注册
忘记密码
(长度6-20位,包含数字与字母)
已有账号?点击登录
(长度6-20位,包含数字与字母)
返回登录